近年来,临夏市通过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工作,大力推进乡村治理实践创新,建立完善以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绘就了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的乡村治理新画卷。
政治引领 凝聚治理合力
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这个原则,建立市委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协调机制,成立乡村治理专项工作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督办推动乡村治理重点难点问题,加强对镇村治理工作的统筹指导。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构建镇党委统一指挥和统筹协调的“行政村党组织—网格(村民小组)党小组(党支部)—党员联系户”网格联系体系,同步推进网格划分和网格党组织设置、网格员配备和党员进网格工作,精准划分农村网格46个、网格党支部49个、网格党小组103个,将组织建在网格上,将党员融入网格中,构建“小网格、大党建”的治理模式,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情在格中系”,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向心力,“一网聚力”让群众“幸福满格”。
自治夯基 激发治理活力
制定出台《临夏市村干部履职行为负面清单》《临夏市农村小微权力清单》,亮明“底线”、划出“红线”,让村干部明晰“能做什么、怎么去做”,推动小微权力从“看着办”到“有章办”有效转变,强化群众对小微权力的监督,有效提升了乡村治理效能。常态化、长效化召开线上村民知情大会,推行村级党务、村务、财务“云公开”,出实招破解流动党员、在外群众参与村级事务难、村级事务表决不充分的治理“痛点”问题,创新探索赋予“四议两公开”制度新活力。截至目前,已累计公开各类村级事项694项、近48.5万人次参与线上村民知情大会。在全市各村设立“积分超市”,将移风易俗、环境整治、乡风文明等乡村治理各项事务转化为可量化指标,激发调动群众参与村上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实现村民在乡村治理中从“台下看戏”到“台上唱戏”的角色转变,用“有德”换“有得”,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法治保障 增强治理定力
优化基层法律服务有效供给,在全市35个村推行“一村一法律顾问”,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多形式的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实现村级法律服务网络全覆盖,促使基层党员干部依法行政、依法履职,引导群众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各村配备“一村一专职民警”,不断健全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切实履行治安防控“联动员”、人口管理“数据员”、安全防范“宣传员”、服务群众“调解员”、信息收集“情报员”五大员职责,常态化开展夜间治安巡逻、矛盾调处化解、人口信息采集、安全知识宣传等工作,实现“村村有警、月月见警”,把警力下沉到乡村治理一线。截至目前,已开展法律指导342次,法律宣讲144场次,联防联控317次,矛盾调解300件。
德治润心 促进治理内力
坚持以德治润人心、树新风,聚焦“一老一小一困”群体,在全市35个村全覆盖建成运营关心关爱幸福食堂,提供暖心餐食。依托农村党群服务中心倾力打造青春绽放“小红星”公益课堂,切实服务教育“双减”,解决孩子看护难问题,培育形成崇识善学、尚德守法的良好家风。全面加强农家书屋建设管理,着力打造“书香临夏 阅读悦享”全民阅读品牌,把农家书屋打造成村民家门口的“文化粮仓”。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移风易俗,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积极开展“好婆婆好儿媳”“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定期举办乡村美食节、牡丹观光旅游节等特色节会,广泛开展篮球、趣味体育比赛等群众赛事,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群众文明素养,培育良好乡风民风,既做到管理有序,又做到温暖人心,提升了乡村治理温度。
智治赋能 提升治理动力
积极探索“互联网+党建+N”治理服务模式,借助数字信息化优势,推进乡村治理运行机制、工作流程的智能化再造。在35个村全覆盖推广运行“掌上智慧社区”,通过线上展示“家珍”、线上说事议事、线上联动解决来拓展精细化服务内容,累计受理解决群众生产生活、政策补贴、环境卫生等各类问题9048(余)件。开发运行临夏市“三位一体”基层治理平台,推动公共服务与科技创新手段深度融合,做到底子清、情况明、数据准,实现一次采集、动态更新、多方利用,提升工作效率,切实为基层减负。推行“民呼我应、六单联办”服务机制,为乡村治理赋能提效,已累计线上派单557单,平台督办506余件,解决群众诉求506件。
责任编辑:韩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