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人民公安报头版头条刊发了《积石山:昔日深贫区 “蝶变”迎新生》的文章,对甘肃省公安厅积极投身积石山县脱贫攻坚工作经验做法和取得的突出成效进行了重点报道,下面我们来一起欣赏这篇佳作。
屋舍俨然、村路整洁、田野流金,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如今,一幅朝气蓬勃的乡村画卷正在大地上铺展开来。帮助这里脱贫“蝶变”的,是来自甘肃省公安厅的8个扶贫工作队。
记者近日来到积石山,听世代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讲述3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精准把脉 开产业扶贫“良方”
发“牛财”是王万寿多年的梦想。不过,一直苦于手头没钱,买不起牛犊。在王万寿觉得希望渺茫时,来自甘肃省公安厅的驻村帮扶工作队帮他偿了夙愿。他不但成功养殖了肉牛,还成了大杨家村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
产业扶贫的成效逐年显现。2017年,大杨家村有贫困人口161户,贫困发生率为50.2%;去年年底,全村贫困户仅余5户,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27%。
用心用情 补基础设施“短板”
“原来,因为早晚路上特别黑,孩子们上学放学都要家长腾出专人接送。”王俊文曾是大杨家村的一名乡村教师,回忆起没有路灯的日子,感触颇深。
王俊文告诉记者,这一盏盏灯照亮的不只是村里的路,还照亮了大家脱贫的信心。
脚下的路也“平坦了”。小关乡小关村巷道成了水泥路,不再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腿泥”;徐扈家乡长家寺村产业路也修通了,村里的农特产品走出大山,走得更远;小关村、杓家村251户农户的院落硬化之后焕然一新……
“有困难、有需要、有问题找驻村帮扶干部。”村民王哈奴比这样形容驻郭干乡王家村的工作队队员。
“为群众多跑腿、多动脑、多用心,放下身子干实事,把自己置于贫困户家庭中,真正了解他们需要什么、我们能干什么。”杓家村驻村工作队副队长道尔丹这样叮嘱新来的民警。
扶智扶志 拔贫困地区“穷根”
“2016年学校投入使用时,校内设施、设备都不齐全,孩子们冬天连生火的煤炭都没有,冬天室内比室外还冷。”杓家村小学校长时宁发说。
扶贫先扶智,扶贫必扶志。除了改善当地教育条件外,驻村工作队通过扶贫先扶勤、以奖代投、培养技能等,形成正向激励机制,想方设法调动村民们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帮扶队建议下,甘肃省公安厅在积石山县帮建了机动车驾驶社会化考训场,采取减免部分学费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办法,动员积石山县省、州、县、乡四级帮扶单位组织4260名贫困家庭适龄青年参加驾驶技能培训,目前已有1390人考取驾驶证。
“刚拿到驾照没两天,就在县城找到了一份驾驶员的工作。”杓家村刑上社的豆进英笑呵呵地对记者说,“感谢省公安厅啊,让我掌握了一门技能,才能轻轻松松找到这份工作。”
如今,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越来越近。“我们力争一鼓作气,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对于如期实现让乡亲们过上小康生活的目标,补天德信心十足。
责任编辑:韩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