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政法网 >  基层动态 >  正文

永靖公安依托“三位一体” 力推社区警务网格管理

发布时间:2020-04-27 09:10:31    来源:临夏政法网

  永靖县公安局在开展“三位一体”社区网格化治理工作以来,紧紧按照州委主要领导的批示精神,以党建为统领,“派出所+社区+物业”三位一体治理工作为依托,主动把社区警务融入“全要素”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以创新打造“四型”网格为抓手,实现信息化条件下公安基层基础工作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打造“融合型”网格,增强基层合力

  针对社区人口流动性大,难以管理的实际,积极与乡镇、物业公司协商,整合派出所、社区、物业、网格员各方资源,融合力量,统筹安排。一是建立新型警务联勤运作模式。根据“人口规模适度、服务管理方便、资源配置有效”的原则,科学设置警务网格,按照“一个警务网格配备一名民警、一名社区干部,一名物管人员,n个网格员”的标准,建立新型警务联勤运作模式,掌握社情民意,开展人口管理等重点工作。二是发动社会力量,整合有效资源。率先建立派出所民警、社区工作人员、物业管理人员和网格员组成的疫情防控工作组,协同联动,采取实行弹性、错时工作制,开展“敲门服务”,认真宣传疫情防范知识,摸排管控重点人员等工作,分类建立基础台账,做到了情况明,底数清。疫情防控期间,县公安局争取县委县政府支持,从全县各单位抽调1200名干部,向每个社区选派5至6名民警,分区域加强指导培训,解决技术难题,充分发挥社区人员、网格员、信息员人熟地清的优势,深入开展“敲门行动”,分早、中、晚三个时间段错时入户采集、填报,对所有人做到行知去向、动知轨迹。三是开展三方数据比对核实。利用“一标三实”管理信息,开展三方数据比对核实,信息共享,查漏补缺。四是建立定期例会、研判会商等工作机制。完善管理制度,形成横向联动、纵向贯通的管理架构,有效推动了社区警务综合治理。截止目前,核查登记常住户33534户,95043人,出租户2652户,6610人。

 

打造“智慧型”网格,提升工作效率

  依托派出所“一标三实”数据信息,借助社区、物业、网格员微信群等新型媒体有效对接,实行资源互联互通、共享共用。深化“一标三实”信息采集维护,落实民警、社区、物业、网格员信息采集责任,全面采集汇聚“人房物地事”等基础信息,及时维护,统一管理。在信息采集中,整合调配180名物业管理人员,强化协调配合。楼管员、楼长相互协作,各司其职,以居民微信群发布提示信息、楼门处张贴通知等方式,将信息采集触角延伸到社会每一个角落,多渠道、全方位、宽领域获取各类信息资源。建立警务网格联动机制,加强对网格内警情、案情、舆情、社情的研判分析,实现情报共享、联动处置,形成了双向互动、闭环运行的工作格局。同时按照“街路定界、规模适度、无缝覆盖、动态调整”原则,在社区警务网格的基础上,向下划分N个网格单元,做到每一栋楼、每一个院都纳入管理,制定管理办法,落实责任分工,提供“组团式”服务,协调“管事”部门,开展扁平化服务。

 

打造“平安型”网格,夯实基础工作

  全面实施情报战略,大力推进网格化情报信息搜集,落实情报搜集责任、延伸情报工作触角,规范网格情报统筹管理、搜集上报、流转处置等流程。围绕风险目标和重点阵地,建立以“三位一体”为主体的覆盖全社会的信息员队伍,织密人力情报网络,完善奖励激励制度。紧盯涉黑涉恶、金融投资、企业运营、环境污染等重点领域,细化制定风险清单和排查要点,组织社区民警、社区工作人员、物业员和网格员滚动开展矛盾风险排查化解,健全风险评估、多元化解、源头预防机制。全面汇聚重点人员基础信息、轨迹信息和网上信息,加强行为监测和预警分析,落实教育化解、动态管控等措施。完善网格内“复线管控”模式,密切关注重点人员实时动态,及时发现报告可能影响社会稳定、危害公共安全、制造极端事件的高危人员,最大限度化解在源头、稳控在当地,积极创建平安社区。同时,加强对重点开放式小区、城郊结合部等地区的精准巡防,严防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发生。

 

打造“服务型”网格,提升服务质效

  第一,强化规范执法。制定社区民警现场执法和社区、物业、网格员日常工作标准,规范入户调查、矛盾调处、安全防范等工作,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化警务公开,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机制,常态开展说理执法、普法宣传和法制教育工作,组建网格义务法制宣传员队伍,营造良好法治生态。第二,强化服务创新。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制作二维码,发放警民联系卡,建立“一站式”综合服务窗口,推行延时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等制度,实现服务“零距离”目标。第三,开通网上预约办理通道,打造“不打烊”的公安窗口,更加方便快捷服务群众,积极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甘肃永靖公安)

责任编辑:韩小月

主办:中共临夏州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甘肃法治报
Copyright © 2019-2020 临夏政法网 All Right Reserved   陇ICP备20000032号-1

甘公网安备 62290102000201号

返回顶部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