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惚间,已过了而立之年,仍由时间的刻刀留下岁月的印记,也无暇顾及和拾掇,在打拼生活、追求物质的阵阵脚步声中,自己的人生角色也发生着诸多转变,但对《沙河》的记忆犹如昨天,始终心怀感念和眷恋。
这几日,初中时的班主任多番催促约稿,在惶恐答应后,不知从何处动笔来支持老师的这份深情厚爱,思绪也一时陷入了沉思中。
想起初中的求学之路,甚是感慨颇深,时至今日,我想,分散各地、身处不同环境的同班同学们,每个人的心里一定珍藏着一份深沉的《沙河》情结,正是这份特殊的情缘,陪伴我们度过了三年的中学时光,给青春带来了无尽遐想,也留下了魂牵梦绕的美好回忆。
沙河,一条发源于青海,流经甘肃,最后汇入黄河的苦涩小河,它时而清澈通透,时而浑浊咆哮,永靖县第三中学就坐落于沙河环绕的新寺乡,依山傍水、比邻乡村,时任班主任李树堂老师,年轻、好学、上进,在他的带领下,经过多次的奔走、争取、筹备,借喻沙河之名成立了第三中学《沙河》文学社,开创校史先河,得到了学校、家长、学生的大力支持和高度认可,在社会面引起了极大反响,引领校园文化、文艺创作、社会实践等方面发挥了“主力军”作用,给热爱文学的师生搭建了施展才华的平台,看着自己的作品变为模印的铅字,对身心成长期的我们来说,其褒奖和意义务必是深刻的,记忆是快乐的。这些青涩、懵懂的文学情愫,也许不能复制,却在每个人的青春时光里演绎了一段精彩的经典故事。
作为《沙河》文学社的亲身参与者和建设者,在物质相对匮乏的90年代,亲眼目睹《沙河》从呱呱坠地的婴儿成长为沾满泥土气息的少年,其中的艰辛、曲折感同身受、记忆犹新。为了版面设计、构图绘画、印刷出版,召开班会集思广益、各抒己见,在学校实行饭票制的当下,筹集到一笔可观的费用,很是艰难,还好,有许多的老师、社会力量给予了解囊相助,写字工整的同学抄录、学习认真的同学审定、绘画扎实的同学插图、做事细心的同学印刷……,经过许多个晚自习、星期天的加工加班,第一期《沙河》刊物透着几分羞涩终于出版了,头版上就有自己的处女座《分别》,依稀记得该文获得第一届“全国新星奖征文比赛优秀作品奖”,从初稿到出版获奖,有班主任不少于七八次的指导修改,也有同学们提出的中肯建议,拿到获奖通知信的那一刻,喜悦、感激跃然心底,很是高兴了好长时间。虽然没有完整的保存好获奖书信和《沙河》刊物,但在求学、从军、为警的路上,它所给予的精神养分一直留存至今。
20年了,《沙河》刊物业已停留在记忆的节点上尘封已久,同一班的少年们,都已为父为母,真不知还有多少人念及我们亲手缔造的“文学盛宴”,每每想起,甚是怀念、感慨万千。
时光催老了容颜,但愿《沙河》的这份情结,把同学情谊粘贴的更为醇厚绵远,温暖彼此的内心、滋润各自的生活。
距离隔断了联系,但愿《沙河》的这片港湾,累了时可以靠一靠,找寻到可以安放心情的河滩;困了时可以倾诉衷肠,让疲惫的身心得到微风吹拂,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作者:姚文全,永靖县公安局政工室副主任,临夏公安文联文化文学新闻影视专业委员会委员)
责任编辑:韩小月